cover_image

今日,夏至

成佛融媒体 成都市佛教协会
2023年06月21日 06:24

今日,夏至

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


图片

据说,夏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。公元前七世纪,古人用土圭量日影,夏至这一天,日影最短,因此把这一天称作“夏至”。《恪遵宪度抄本》中说:“日北至,日长之至,日影短至,故曰夏至。至者,极也。”

图片

“骄阳渐近暑徘徊,一夜生阴夏九来。”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,太阳角度最高,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。

图片

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,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,气温将继续升高。 因此,民间有"夏至不过不热"的说法。

图片

《礼记》中记载了这一时节的形景:“夏至到,鹿角解,蝉始鸣,半夏生,木槿荣。”古人将夏至分为三候:“一候鹿角解;二候蜩始鸣;三候半夏生。”

图片

一候鹿角解。夏至日,鹿角开始脱落。糜与鹿虽属同科,但古人认为,二者一属阴一属阳。鹿的角朝前生,所以属阳。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衰,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。因此,在夏至,可以被看作是世间阴阳两气的分水岭。至此,阳性的植物开始衰败,而阴性的植物则慢慢滋长。

图片

二候蝉始鸣。据古书记载,蝉之所以在夏季鸣叫,是因为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。可见,季节的更替,最先感知到的,便是这平常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小生灵,难怪蝉又被叫作“知了”。

图片

三候半夏生。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,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生长而得名。在炎热的仲夏,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,阳性的生物开始衰退。

图片

过了夏至,北半球各地的白昼开始逐渐变短。民间有"吃过夏至面,一天短一线"的说法。中国唐代诗人韦应物的《夏至避暑北池》也曾写到"昼晷已云极,宵漏自此长"。

图片

夏至到,应注意起居调养,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,宜晚睡早起。合理安排午休时间。夏日炎热,可吃西瓜、苦瓜、苦菊等清热消暑之食,达到除燥祛湿、增进食欲的作用,获得夏日中的一抹清凉。

今日夏至

愿美好如约而至

祝您在夏至

遇见快乐怡然的自我



(部分图片来源于成都文殊院/成都大慈寺/成都昭觉寺/新都宝光寺/都江堰普照寺)
摄 影:褚勇平/王诗雨
编 辑:王诗雨
责 编:游   可 

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:川(2022)0000008

图片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成都市佛教协会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